央廣網鄭州1月3日消息(記馬爾地夫者潘毅)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在河南鄭州,原新鄭市龍王鄉廟後安村保存著6處有著諸多區域文化烙印的古建築、古墓葬。在當地百姓的記憶中,建於清朝光緒年間的“安氏大院”,闖進過日本兵,住過即將渡江的人民解放軍,土改工作組在後院小樓的二層開過會,動員過農民鬥地主,還有幾年,全村人都坐在這個院子里吃大鍋飯……
  儘管這座老宅在2011年,就被納入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就連此前化療副作用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乾渠也曾刻意繞開這些古建築,但如今,它們卻因“合村並城”,將被“限期拆除”。原因是,老宅是文物,但是不是國家批准的文物保護單位。
  現在,一些志願者正在呼籲“原餐飲設備址保護,或者易地重建”,而鄭州市文物局稱已經“介入協調”。
  在票貼廟後安村村口,有一字排開的3座高大門樓——而這裡即將面臨拆遷。鄭州航空港區銀河辦事處廟後安村合村並城指揮部的公告顯示,這裡的徵遷工作將在2014年1月15日之前完成。
  靠東的門樓後配房的房主、廟後安村安氏後網站優化人安翠峰:現在還沒大面積拆呢,現在他們在村頭蓋臨時住房,要老百姓先住到那。
  安翠峰所擁有的配房二樓橫梁下方的拱木上,記載著修造時間——農曆1897年3月下旬,距今已116年。安翠峰說,這片古建築,都是祖上傳下來的,最早的門樓,修造年份可能在清嘉慶年間。
  安翠峰:門樓上有蝴蝶,下麵有木雕,有人說是牡丹,有人說是蓮花,再上面有麒麟。房子就是清朝時候的,一百年能有吧。
  據瞭解,前幾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勘察時,工作人員專門避開了古皂角樹、古宅和古墓園,村裡的安氏後人回憶稱,“當時,標線都在村裡畫好又改了,現在大運河繞著村子過”。老房子面臨拆除,安翠峰說,心裡不舍,現在就想看看能不能保留下來。
  安翠峰:老房子心理有點不舍,只能給他們提提建議,看能不能保留,反正現在也只在簽協議過程中,但他們也沒說啥。
  對於這片古建築的徵遷,包括安氏後人和志願者在內,都表示擔憂。河南綠色中原志願者組織古民居項目負責人彭保紅說,這些古建築是官方認定的文物——在2011年公佈的“三普”名錄中,廟後安村的安寶山門樓、安氏墓地、安氏墓群等6處古建築、古墓葬被公佈為不可移動文物。
  彭保紅:鄭州要建航空港,航空港涉及的面積是415平方公里,涉及到了不可移動文物是400多個。不能因為要建航空港,把這些文物你都給拆了吧。因為鄭杭古城啊,從夏商周開始這都有文化遺存。古建築這塊,從清代、民國到建國後那種傳統民居都有。
  在鄭州的網絡問政平臺上,新鄭市文物局回應稱,廟後安村的古宅不屬於國有文物保護單位,無法納入國家直接保護管理範圍。“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新鄭市文物局曾對古宅進行了登記,但是,最終沒有被批准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文物局現在能做的,也只是建議保留。
  鄭州航空港區銀河辦事處駐廟後安村徵遷工作的負責人表示,這裡的“合村並城”工作是按港區管委會要求統一安排部署的,徵遷手續完備。新鄭市文物局有關負責人無奈地表示,對於這些尚未納入保護範疇的傳統民居,他們對拆遷也無能為力。
  負責人:如果涉及到文保單位,咱肯定不會讓他們動的,如果不涉及,咱只能對其他部門提出建議,讓他們儘量保留。但人家聽不聽是另一回事啦。
  彭保紅認為,如果這些建築最終不能被保留,哪怕是易地重建,集中起來建一處“中原古民居博物館”,這雖然很難以接受,但是也比直接拆除要好。
  彭保紅:那篇報道都很無奈啊。我們有志願者已經說了,怎麼能說異地拆建呢。其實我是最反對這一塊的。異地重建當然是下下策了,但是異地重建是比拆遷讓我們心裡好受一丁丁點。
  根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原新鄭市龍王鄉有不可移動文物108處、八千鄉29處、薛店鎮46處、和莊鎮43處,加上原中牟縣八崗鄉37處、三官廟鄉242處、張莊鎮242處,如今,這些包含眾多古建築文物的鄉鎮大多都在本次拆遷範圍內。鄭州市文化局局長閻鐵成曾向媒體表示,港區廟後安等村的老建築“拆了確實可惜”。當記者致電閻鐵成時,他告訴記者自己正在現場協調,並表示,“歷史文物都會保護”。
  閻鐵成:我們正在現場協調呢。我現在正在現場看,看了之後才能做出一些方案,歷史文物我們都會保護。  (原標題:鄭州百年院落被徵遷 文物局:是文物 不是文保單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h92xhus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